清水岩始建于北宋元丰6年(公元1083年),明嘉靖43年(公元1564年)重修。岩宇依山而建呈三层楼阁式,总面积11.1平方公里,有“泉石无双地,蓬莱第一峰”之誉。
清水岩原名张岩,北宋永春岵山陈普足禅师在此修行,见泉石清冽,改名建寺。1101年普足禅师圆寂。乡人刻沉香木像敬奉,号“清水祖师”。随着乡民迁居,分炉敬祀,现台湾有清水祖师庙60多座。东南亚华侨聚区,如马来西亚槟城著名的“蛇庙”,也供奉清水祖师。
清水岩庙宇依山而筑,下临深壑,为三层楼阁式。一层昊天口,二层祖师殿,三层释迦楼。三层两边各有檀樾厅、观音厅、芳名厅。殿后有宋建清水祖师骨灰“真空塔”,上有新筑三重檐方亭。殿宇红砖墙、青灰瓦,危楼重阁,隐在青松翠竹、烟岚缭绕的山顶,典雅壮观。
岩宇附近有各具特色的景致:“狮喉”、“清珠帘”、“方鉴圹”、“枝枝向北”、“罗汉松”、“觉亭”、“石栗柜”、“岩图碑刻”、“三忠庙”等。其中的“枝枝朝北”是一棵百年树龄的古樟树,相传为感岳飞蒙难而枝杈北向,“岩图碑刻”系浮雕清水岩石全景碑,明代立,是罕见的古“导游图”。沿山麓向上还有半岭亭、护界宫和袈裟石、石船、石臼等千姿百态。庙宇后峰巅有四根石笋,挺峭扦天,诚为奇观。